讓人流連忘返的大溪老茶廠,
除了簡約風格的日、台建築,還有健康的飲食料理,入門盡是濃濃的茶香撲鼻
(圖片擷取自官網)
地址: 桃園市大溪區新峰里1鄰復興路二段732巷80號
營業時間:10:00-17:00P(週一至週日)
※每日提供專人導覽,時段11:00、14:00、15:30
我們訂12:30用餐,參加14:00的專人導覽
櫃台報到後,由服務生引領我們至茶書屋入座
屋外風景
屋頂流水的巧妙設計,讓空氣不會太悶熱
屋內環境
擺設盡是茶壺、茶具
還有畫龍點睛的蘭花
整個用餐環境呈現清新、典雅的風格。
我們在I桌入座(石頭標示桌號)
菜單
有正餐也有茶點,可自由選擇
滷菇乾拌麵套餐
(滷味拼盤*1+乾拌麵*1+紅茶*1)
這是我最愛的一盤菜↑↑↑
食材非常的新鮮,每一樣配菜味道都恰到好處
看得出茶廠師傅的用心
乾拌麵微辣,吃起來清爽不油膩,味道普通囉!
加點 清新甘檸檬綠茶
還有甜點 提拉米蘇
令人驚豔的甜點!口感綿密,甜度適中。推薦
贈送的茶糖
中餐結束後,距離專人導覽還有一些時間
索性在茶廠走走看看,不少新奇發現
第一代茶包機
看看這複雜的零件組成
望月揉捻機
製茶廠
專人導覽時間
在導覽開始之前,有10分鐘左右的影片放映(茶廠歷史演進)
大溪老茶廠,起源於1899年日本三井合名會社來台開拓茶園,即當時的角板山工廠,後於1946年改名為現在為人熟知的「大溪茶廠」。在當時台茶興盛,外銷歐美達到巔峰,將茶奉為「黑金」的年代裡,大溪茶廠在台灣早期製茶產業中,十足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
1956年一場大火,茶廠幾乎付諸一炬所幸當年老蔣總統在前往角板山行館時,途中路經卻不見原本熟悉的茶廠,詢問原委後,下令工兵全力協助重建下,才得以讓這片寶貴的歷史遺產留存至今。
(圖片擷取自官網)
且聽導覽員細說老茶廠的蛻變
烏黑黑的天花板,是製茶過程煙燻的(原先以為是大火燒過的痕跡)
茶葉萎凋區
151支交錯木造衍架(老檜)
N扇雙戶讓環境保持通風
小知識:為什麼茶廠的廁所要蓋在廠外呢?
因為茶業會吸附空氣中的味道,如果廁所在製茶廠內
台灣產的茶葉就會是特殊的阿摩尼亞味囉!
導覽內容包含製製茶過程,以及茶廠環境介紹,前後約1小時的時間。
大家可以再安排大溪老街逛逛囉!
茶廠賣的商品
精美茶具組
商品展示空間
大溪老茶廠,我們下次見